中国再抛美债,老美慌了!布林肯要中国再买美债,中国会买吗?-世界热文
刚买205亿又卖4亿,中国再次开始抛售美债了,释放什么信号?老美这下彻底慌了!
根据美国财政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4月份中国内地所持有的美债规模下降了4亿美元,降至8689亿美元,接近去年11-12月份的水平。
(相关资料图)
要知道,在3月份时,中国不仅叫停了连续的美债抛售动作,并反手增幅205亿美元,这让美国媒体欣喜若狂,纷纷表示中国终于还是选择买入美债,对此前的抛售行为感到后悔。
然而,他们没有想到的是,到了4月份,我们选择继续抛售,并没有增持,至于为啥抛售,他们心里估计也有数,那就是中国的“善意”并没有得到老美的“回应”,既然如此,那就没必要增持了,抛售才是唯一选择。
虽然这次抛售的4亿美债不是很多,但对老美来说,现在让老美担心的并不是中国抛多少,而是中国抛售美债本身所释放的信号,以及带来的影响。
这次,不止中国抛售了,就连它的盟友英国也选择抛售了,数据显示,4月,英国的减持额高达304亿美元,而除了英国,比利时、卢森堡、瑞士、开曼群岛、爱尔兰等,这些手握大量的美债的国家,也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抛售。
不过,幸好还有日本,相比3月,日本增持393亿美元,持有量达到1.1万亿美元,不愧是忠诚的小弟,稍微施压一下,就开启了其接盘之路。
估计这一刻,老美是真的有点坐不住了。
那么,这么多的美债,我们能不能抛完呢?相信不少人都希望中国能把美债全部抛光,但遗憾的是,现在肯定不行,最起码短期内是不行的。美债肯定会继续抛售,但会有一个界限在那里。
至于为什么不可能,不说其他的,就说美债这个金融炸弹,留在手里去制约老美,让老美忌惮,不比完全抛了好的多了,一旦抛完了,那可就什么都没有了。
当然了,就算把美债抛完,得到的也是美元,这么多的美元拿在手里,随时面临着贬值,对我们的影响也挺大的。至于说把这些钱花出去,或者分给老百姓,那都是不现实的,市场上一旦流入这么多的钱,必然会抬高物价,到时候伤害更大。
估计到中美关系完全不可调和的时候,中国才会选择一次性清空美债吧。
至于为什么中国会再次抛售美债,无外乎就两点,一是为了防止美联储的收割,二是中美关系的变化。所以说,这也就不难理解,布林肯为啥要急着访华了。
正所谓“无事不登三宝殿”,在此之前,无论是耶伦寻求访华,还是长期主导制裁中国的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希望来华访问,其目的都是寻求中国在经济领域展开对话,并增持美债,这一次布林肯来华不排除也是带着这一目的的。
毕竟美国财政部正在推动发行多达1.4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,布林肯这次访华肯定也是希望中国增持美债,帮老美一把。不过,最终到底中国是增持还是抛售,等两个月后数据公布的时候就能知道了。
如今,各国都在抛售美债,老美居然还在拼命发行新的美债,估计大家都能够想象得到,美债和美元未来的结局会如何了吧,相信随着全球去美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,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抛售美债这一队伍中。
关键词:
-
焦点日报:北向资金净卖出14.47亿元,贵州茅台、药明康德等获加仓
-
头条:美联储十次加息白加了?美股美元重回加息前水平,策略师这么解释
-
全球今亮点!“会计数字化转型的中国经验”主题论坛顺利举办
-
【焦点热闻】用电负荷频创新高 央企能源保供备战“迎峰度夏”
-
从“农机专业村”看小麦机收变化-环球简讯
-
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升 内蒙古将推出七大类2500多场体育赛事活动-环球头条
-
华住拟提速下沉市场酒店扩张,3年内宜必思将达500家_环球观热点
-
即时焦点:又一航司股权将被拍卖,还有航空公司待价而沽
-
存储芯片股上涨:供给格局持续优化,但仍需静待市场回暖
-
环球信息:“她影时代”到来,陈可辛为何喜欢强悍女性角色|上影节
-
三大指数午盘集体收跌;工业富联股价再创新高丨早市热点_讯息
-
光刻胶龙头上半年净利或翻倍,相关板块应声上涨-视讯
-
热点评!宁德的时代,还是时代的宁德?
-
港交所推出“港币-人民币双柜台模式” 投资者要注意什么?专家解读_要闻速递
-
世界速看:山西太原:打击违法犯罪 守护绿水青山
-
天天微资讯!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:一季度共接收并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104909件
-
财政部:5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6521亿元,同比增长约33%
-
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50% 通讯
-
两部门:开展城市试点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
-
京东618再创新纪录,“一键价保”被点击6.6亿次
-
全球热头条丨国家能源局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作;2023暑期档总票房破15亿丨明日主题前瞻
-
本周四只新股登陆创业板,发行价最高破发最凶|新股观察 天天看点
-
环球新消息丨管涛:人民币再度破七后,央行为何“只说不做”|汇海观涛
-
机构论后市丨年内最佳机会逐步展开中;配置上坚持业绩为纲
-
中国加入CPTPP最新进展!递交了交流文件,专家解读来了